近年來,“綠色建筑”、“裝配式建筑”、“被動房”這些名詞,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
2020年7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13部門聯合發布《關于推動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的指導意見》,要求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加快建造方式的轉變,推動建筑業高質量發展。
裝配式建筑和被動房作為建筑業綠色發展的重要方向,成為備受關注的話題,同時也推動了新風凈化市場的發展。
“被動房” 建筑的概念是在德國上世紀80 年代低能耗建筑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他們認為 “被動房” 建筑應該是不用主動的采暖和空調系統就可以維持舒適室內熱環境的建筑。
通俗來說,被動房就像一個保溫瓶,室內一直維持在舒適的溫度,具有低能耗、高度保溫隔熱、強密封性的特點。
面對日趨嚴峻的環境能源危機,與普通房屋相比,被動式房屋能耗更低、碳排放更少,正在成為建筑未來發展方向。
由于極高的建筑氣密性,被動式房屋需要配備新風系統,在進一步實現建筑低能耗的同時,不斷為居室提供潔凈的新鮮空氣,滿足人們舒適健康的居住要求。
但目前許多被應用在被動房的新風系統存在一些弊端:第一,大多采用固定式結構,不便于新風預熱器等器件的拿出與維護,必須將整個設備從吊頂上取下來再更換維修;第二,無法自動感應加濕;第三,送風機和排風機的風機轉速不可自由調節,無法滿足不同的使用環境。

裝配式建筑,是指把傳統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現場作業轉移到工廠進行,在工廠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構件和配件(如樓板、墻板、樓梯、陽臺等),運輸到建筑施工現場,通過可靠的連接方式在現場裝配安裝而成的建筑。
裝配式建筑是建筑業的一場革命,也是新舊動能轉換過程中的一支重要生力軍,爆發式的增長機遇已觸目可見。
國家高度重視裝配式建筑的發展,要求“力爭用10年左右的時間,使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的比例達到30%”,裝配式建筑已成為建筑業綠色發展的必然趨勢。
眾所周知,新風凈化行業早已與房地產行業有了多年的深度融合,新風凈化系統可提供優質的室內空氣品質和舒適的室內環境,從而可放大建筑的“綠色”意義,是綠色建筑的絕佳搭檔。
在綠色建筑蓬勃發展的今天,隨著《居住建筑新風凈化系統技術規程》于2018年7月1日正式實施,在國家層面上對新風凈化系統的風量、風壓、功率等凈化性能提出了要求,在新風凈化系統的各項生產制造標準上對相關企業提出了重大挑戰。這一標準的實施標志著中國新風行業正式進入整合階段,加速了新風凈化系統走進普通居住建筑的進程。
當前,住房消費正在升級,包括綠色房屋在內的高品質房屋正成為人們住房消費的普遍追求。相關數據顯示,2020年新建綠色建筑比重達50%,綠色建筑的快速發展將撬動新風行業新一輪的增長。